▲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
为啥不直接动手?说白了,现实摆在面前,真是冷冰冰一盘棋。伊朗核设施受损,科研中坚一批批遭暗杀,战略威慑力遭到重击。倘若再狠一点反击,极有可能引来美以联手重拳出击,甚至把政权基础都给震散。眼下这个节骨眼上,伊朗只能默认“先停火、后和解”这种做法,也算是为了避一避风险。有些人拿“窝囊”来奚落伊朗,其实背后原因很明白,就是几十年西方制裁压得喘不过气。自从1979年那场人质风波后,美国伙同盟友对伊朗实行了一波接一波的金融、能源、科技、运输封锁。2018年特朗普撂挑子退出伊核协议,更是加码制裁力度,伊朗经济增速大不如前,通胀飞涨,老百姓过日子也难上加难。
更糟糕的是,这“先天不足”不仅体现在经济上,就连工业、交通、基础设施都给拖了后腿。你看,伊朗总统莱希这事儿,坐的还都是年头太久、美国产的直升机,维护都跟不上,最后出了人命,也把“神权政体”外表光鲜、里头技术匮乏的窘境摆在了明面。面对美国那套高科技攻防和套路满满的打压,伊朗现在这姿态,表面上看像吃了大亏,实际上也是为了大局和自保,只能忍着咽下这口气。
▲伊朗纳坦兹核设施遭到“毁灭性”打击
这场风波算是让伊朗梦里的“全球抗美大联盟”彻底碎了。以色列炸了核设施,还干掉十来位高官时,真心愿意挺伊朗的也没几个。像胡塞武装,动静倒是不小,可也就放了几发导弹,象征意义大于实际。说起那个跟伊朗签了“全天候战略合作协议”的印度,该表态的时候非但没声援,还大大方方向以色列表明“理解和支持”。买伊朗石油最多的中国,也保持了冷静态度,在公开场合并没有高举大旗支持还手。伊朗这边又想着靠新兴大国扛住制裁,又不忘在美印之间周旋,结果发现“里外都不是人”。
自从苏莱曼尼中招那阵伊朗只是礼节性地“发了几枚导弹”,到这次核设施又被整得稀烂还愿意拉倒歇火,他们的路数其实一以贯之:面子可以先放一边,手里的权力是真不敢松。像这类体制,做啥都是为了“守住那把椅子”,别的都可以等一等。美国那边火力压制摆在眼前,伊朗所谓的“强硬”,说给自家人听的成分更大,真指望能给对方压力那是骗自己。哈梅内伊和革命卫队清楚得很,真把架打宽了,江山可能都保不住。命悬一线时,拼命还打输不如干脆低头留条后路。
▲伊朗成天想着一边稳住自家地盘一边还伸手管中东邻居,有点想吃肉还不想掉队的意思。
这场所谓的“停火”,其实带来的并非什么战略平衡,更像是把中东搅成了一潭死水。美国的动作虽小却够狠,直接冲着伊朗的核能力下了重手;以色列趁机把地缘对手削弱了不少,伊朗这下在国际舞台上里外都没讨着好,面子、里子全丢了。这一系列操作,不只是打打仗那么简单,更是现实地缘政治的一次惨痛教训。伊朗高层还是一门心思想两边都占便宜,幻想着地缘格局处处有自己一席之地,结果没留意环境早就变了。各大新兴国家还在酝酿自己的战略章法,这会儿谁要想在一众强国之间“脚踩两只船”,那下场恐怕只有像伊朗现在这样,在现实夹缝中左冲右突、忙得脑壳疼。
658配资-股票做配资-博股论金配资-股市杠杆操作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